成都优化工程建筑项目审批流程助力“立园满园”:建筑工程项目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筑工程项目,优化营商环境

日前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

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成都市工程建筑项目

生成阶段建设条件集成管理的通知》

成都优化工程建筑项目审批流程助力“立园满园”:建筑工程项目

明确自2025年4月1日起,对 全市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工程建筑项目生成阶段建设条件集成管理环节进行优化,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建筑工程项目

聚焦堵点难点优化审批流程

成都优化工程建筑项目审批流程助力“立园满园”:建筑工程项目

《通知》

针对项目生成阶段建设条件集成环节中存在的堵点、难点,提出“优化流程、强化职责、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基本原则, 将审查事项分为主线和辅线两类建筑工程项目

“主线事项由13家主审部门和N家协审部门并联审查,涉及住建、文广旅、水务、国安等多部门职责,涵盖公共配套、文物保护、人防建设、生态环境等关键领域建筑工程项目。辅线事项包括净地审查、地下文物勘探、土壤污染调查等7项专项审查,需线下补充调查后上传审查结果。”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时限上, 主线事项为10个工作日,产业园区内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及重点项目进一步缩短至5个工作日建筑工程项目。辅线事项视项目情况确定是否开展。

线上线下协同平台统一管理

所有主线事项受理与结果发放均通过 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市建审平台)完成,实现“一网通办”建筑工程项目。协审部门根据项目类型动态推送,审查意见通过平台实时流转。辅线事项需线下完成调查后,由主管部门上传审查结果至平台,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对于审查结果

若主线事项全数通过,综合窗口直接发放《项目生成告知书》,即完成项目生成建筑工程项目

若并联审查部门无否决意见,但是需开展补充调查评估的项目,无需在主线流程回退,无需重复申请审查,直接进入辅线流程补充开展审查, 审查完成后项目即可生成入库建筑工程项目

强化协同监督助力“立园满园”

成都优化工程建筑项目审批流程助力“立园满园”:建筑工程项目

“此次流程优化是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落实‘优化提质、特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项目生成效率,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建筑工程项目。”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压缩时限、明确规则、强化协同,进一步解决企业“多头跑、重复审”的难题,为产业园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建筑工程项目

《通知》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责

● 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负责平台维护及窗口协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政策优化、13家主审部门按职能出具审查意见并监督落实、各区(市)县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属地问题处置建筑工程项目

● 此外,各部门需建立审查台账,市级部门对下级单位进行指导监督,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建筑工程项目

《通知》

配套发布 9项附件,包括流程图、申请表、审查意见表等,便于企业“按图索骥”建筑工程项目

政策试行期 2年,实施期间将根据国家新规动态调整,持续完善管理机制建筑工程项目

这一改革举措的实施,标志着➤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迈入标准化、高效化新阶段,将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建筑工程项目

《通知》解读如下

向下所有内容

1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建筑工程项目

近年来,成都市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筑工程项目。2024年,《成都市人民关于印发成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成府发〔2024〕1号)和《中共成都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关于开展“优化提质、特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成委厅〔2024〕64号)先后印发,要求进一步提高工程审批服务质效,提升工程建筑项目生成阶段建设条件集成效率及项目生成入库水平,推动“立园满园”工作,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通知》的出台,进一步压缩时限、优化流程、规范审批环节、共享审批结果,推进工程建筑项目全流程数字化审批。

2

“建设条件集成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建筑工程项目

《通知》主要明确了审查事项的适用范围、内容及时限建筑工程项目。 适用范围为市域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工程建筑项目(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及军事、保密项目除外); 审查内容由并联审查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能职责,通过建设条件集成并联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表》。 审查阶段包括主线审查和辅线审查:主线审查由住建、文广旅、经信等13家主审部门组成,审查内容覆盖建筑安全审查、文物保护审查、生态环境保护审查等关键领域,对于产业园区内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及重点项目缩短至5个工作日,效率提升50%;辅线审查包括净地审查、地下文物勘探等7项专项审查。审批环节通过主线辅线联动,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同时通过平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减轻企业负担。

3

“建设条件集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建筑工程项目

《通知》以优化成都市工程建筑项目生成阶段的审批效率为核心目标建筑工程项目。 一是强化数字化支撑,依托“市建审平台”实现主线全流程线上,辅线线下完成调查评估等事项后上传审查结果,推动无纸化审批与数据共享; 二是便捷审批流程,《通知》明确了审批全流程的审查要点、时限、审批层级和范围,统一了线上审批和窗口受理的标准,规范审批结果,确保审批过程公开透明、高效有序。涉及辅线事项(如调查评估)的项目无需回退主线流程或重复申请,直接进入辅线流程完成相关事项后,项目即可生成入库,大幅减少了办事环节和跑动次数。 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统筹平台的日常维护管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优化工程建筑项目生成阶段管理政策,各并联审查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出具并上传建设条件集成主线事项、辅线事项审查意见,并负责各自部门提出的并联审查意见的实施和监督等相关工作;区(市)县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属地具体项目建设条件。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ruozhuxa.com/post/227.html

友情链接: